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,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。

一、节气时间
公历10月23日或24日,当太阳到达黄经210°时为霜降。
二、名称由来
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、初霜出现的意思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“九月中,气肃而凝,露结为霜矣。”此时气温降至0度以下,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,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,色白且结构疏松。
三、物候现象
1. 一候豺乃祭兽:豺这类动物从霜降开始捕获猎物,并将猎物陈列起来,如同祭祀一般。
2. 二候草木黄落: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。
3. 三候蜇虫咸俯: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,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。
四、气候特征
1. 霜降时节,冷空气活动频繁,气温骤降,昼夜温差大。在北方,霜降后早晚天气很冷,中午则比较温暖,呈现出“一天有四季,十里不同天”的特征。
2. 随着霜降的到来,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深秋,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,与“霜降”节令相吻合;而在南方地区,气温相对较高,初霜出现的时间要晚得多,一般在12月左右。
五、常见天气
1. 霜:霜降时节,由于夜间地面散热很多,温度骤然下降到0℃以下,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直接凝华形成细微的冰针,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。
2. 霜冻:当气温突然下降到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以下时,会对农作物造成冻害,称为霜冻。
3. 冷空气南下:霜降期间,冷空气活动频繁,常带来大风降温天气,有时还会伴有雨雪。

六、农事活动
1. 秋耕秋种:霜降时节是秋耕秋种的关键时期,北方地区要抓紧时间播种冬小麦等越冬作物,南方地区则要进行油菜等作物的播种和移栽。
2. 果园管理:进行果树的修剪、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工作,为果树安全越冬做好准备。
3. 蔬菜管理:加强露地蔬菜的管理,及时收获成熟的蔬菜,同时做好大棚蔬菜的保温防寒工作。
七、节气习俗
1. 赏菊:霜降时节,正是菊花盛开之际,很多地方都会举办菊花会,人们赏菊饮酒,以示对菊花的喜爱和赞美。
2. 吃柿子:在中国一些地区,霜降有吃柿子的习俗。据说在霜降这天吃柿子,冬天嘴唇不会干裂,而且柿子营养丰富,具有清热生津、润肺止咳等功效。
3. 进补:民间有“一年补透透,不如补霜降”之说。霜降时节,人们会食用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,如羊肉、牛肉、鸡肉等,以增强体质,抵御寒冷。
4. 登高远眺:霜降时节,秋高气爽,非常适合登高远眺。人们登上高处,欣赏秋天的美景,同时也寓意着步步高升。